|
户口簿首页不再出现“非农业家庭户口”或“农业家庭户口”字样,而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广州市公安户政部门近日关于换发户口簿热点问题看似简单的说明,引发了人们对于户籍制度改革加速推进的猜想。
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这正是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记者采访到的专家认为,3至5年内应该实现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户籍制度基本放开,东部沿海城市可以率先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将显著提振消费增长,并有助于中国调整经济结构。
动向逐步取消城乡户口划分
广州市公安局日前发文称,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统一部署,稳步推进广州市城乡一体化,逐步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划分,统一登记为“广州市居民户口”,从而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更换统一的广州市居民户口簿工作。
虽然取消城乡户口划分此前在多地已有试点,但在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作为一线大城市广州的户籍制度改革动向,引发了广泛关注。
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彭真怀告诉记者,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之所以没有取消城乡户口划分,主要是担心一旦把户籍放开,容易形成对城市人口的冲击。广州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当地城乡收入存在倒挂现象,很多市民甚至希望回流到农村,这种情况下先行先试相对来说没有阻力。
有统计显示,2010年至2012年,全国共办理户口“农转非”2500万人,为3年前的2.2倍,全国户籍制度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但相比于县以下城镇和中小城市,部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户籍制度仍只是在探索之中。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3至5年内应该实现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户籍制度基本放开,东部沿海城市可以率先推进。8年内把城市户口、农村户口、农民“暂住证”等统一为“居住证”,实现流动人口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统一管理。
推进还须消除公共服务差距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陈剑告诉记者,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造成了中国的“伪城镇化”或“不完全城镇化”,虽然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但却无法享有与城里人同等的公共服务。现行户籍制度最受非议的,是它造成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难以跨越的城乡福利差异,并阻碍着人们的自由迁徙。
有专家认为,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应该在于逐步消除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差距,各类城镇要放宽对自愿进城落户农民的限制,降低农民落户门槛,而不在于形式上是否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一些地方户籍制度改革存在“空转”现象,即直接把农民的户籍变了,但并没有改变他们生产和生活居住条件,这样的户籍改革没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