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文章详细

发挥侨界力量 推动南京城市国际化和人的全面发展

  • 来源:南京侨商会
  • 时间:2013-04-24

  据南京侨办消息,今年,南京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通过了《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率先基本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意见》,着眼于提升南京市人口的综合素质,推动南京市由人口资源大市向人力资本强市转变。此后,南京市委、市政府又印发了《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行动纲要(2012—2015年)》。两文件出台后,市侨办组织全体干部认真学习,讨论如何从“侨”的角度更好的贯彻文件精神,发挥“侨”的力量为南京市率先基本实现人的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侨界群体对我市对外开放、人口综合素质提高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大量南京市籍或与南京有渊源的人员通过留学、工作、投资、探亲等方式移居海外,也有大量海外华侨、外籍华人到南京投资、创业、任职、求学,根据2011年全市侨情调查数据,我市常住外籍华人、华侨、归侨、侨眷超过10万人,现居海外、原籍南京或与南京有渊源的外籍华人、华侨不低于10万人。通过他们,我市的对外联系大大加强,城市国际知名度也不断提升。同时,来南京发展的外籍华人、华侨多为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强创业创新能力的专业人士,如目前在南京市创业、就职的近2万海外留学人员中,半数以上为外籍华人、华侨、归侨,南京地区申报入选的68位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中的90%以上、159位江苏省“双创人才”中的80%以上、入选南京市“321人才计划”的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的70%以上、科技创业家的50%以上都具有“侨”的身份,他们构成了南京市引进海外人才的主体,为我市提高人口综合素质、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以及打造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我市申办第二届青年奥利匹克运动会过程中,南京籍海外侨胞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市侨办正以全委会精神为指引,以引导涉侨优质人口规模性回归为目标,助力我市人口综合素质的提升,推动城市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力争到2015年全市外籍华人、华侨、归侨、侨眷达到25万,其中来宁投资、创业创新的华侨、外籍华人、归侨超过4万,使涉侨人口成为推动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一、着力落实侨法,营造优质制度环境
  实施《南京市华侨归侨侨眷权益保护办法》,鼓励外籍华人、华侨、归侨科技人员采取兼职、咨询、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投资兴办企业等形式来南京工作或服务,支持他们通过其境外亲友引进人才。指导区(县)侨务部门做好华侨、归侨权益保护的法律宣传、咨询、投诉受理和纠纷调解等工作,帮助外籍华人、华侨和归侨处理在本市创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华侨回国定居、华侨国内身份证明等制度。

  二、实施“三大计划”,做好侨界人才引进和服务工作
  推进“海外人才南京服务计划”。加强与海外重点地区(欧洲、北美、东南亚)、重点人士(通过侨情调查发掘出的南京籍“四有”侨界人士,即政治上有影响、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专业上有造诣)、重点侨团(与南京有渊源的侨团以及专业人士协会)的联系,大力宣传南京的人才和科技政策,吸引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南京创业发展。成立外籍华人华侨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我市发展建言献策。借助国侨办、省侨办丰富的侨界人才资源,与我市科技创新园区合作举办引才活动。

  推进“南京海外交流拓展计划”。以市海外交流协会为平台,联络在宁侨界高层次创业人才、工商界人士、科技文化界人士等,举办各类交流联谊活动,促进海协会员专业交流、银企交流、政企交流,将市海外交流协会打造为在宁侨界高层次人才联络以及与政府沟通的有效平台,提升协会在海外侨界的影响力。加强对会员单位的走访和服务,推荐会员参政议政、参加我市“荣誉市民”、“南京好市民”等评选,提升协会会员的荣誉感和对南京的认同感。

  推进“南京侨商投资企业服务计划”。做好市侨商投资企业协会换届工作,以1000家会员单位为目标扩大协会规模,以新兴、高科技产业为重点改善会员结构,使商会成为在宁侨资企业的集中代言。做好对会员单位的服务,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搭建会员合作交流的平台,协助与政府部门沟通,引导会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开展回报社会的公益活动。

  三、推进社区侨务,助力社区国际化发展
  结合我市国际化社区建设,以涉侨人口较多的社区为重点,开展社区侨务工作,健全工作网络,完善工作制度,为涉侨人口提供多种便民服务,在各区县设立华侨、外籍华人活动中心,推进侨胞养老服务,满足其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物质、精神需求。打造国家级、省级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做好涉侨信访工作,为华侨、外籍华人提供优质的政策咨询服务,协助解决其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四、开展对外交流,扩大我市国际影响
  利用海外主流华文媒体宣传南京,宣传青奥会、亚青会,推出海外华文媒体“亚青•青奥”专版,组织海外华文媒体南京行、海外华裔青少年“亚青•青奥”主题夏令营等活动。向海外侨界广泛宣传亚青会、青奥会,发动海外侨界力量为亚青会、青奥会保驾护航。依托国侨办“文化中国•四海同春”访演、赴外厨艺表演团等文化品牌,推动南京文化名人和文化团体出访交流。加强华文教育工作,拓展华文教育基地学校,加强与海外华文学校的交流。

地址:成贤街43号3号楼706  电话:025-83225837 传真: 025-83213824 邮箱:706525592@qq.com;936201770@qq.com
版权所有:南京市侨商会版权所 2005—2020
苏ICP备0503557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