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改制工作的复杂,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因而现在是先做事情少宣传的阶段。”中石油宣传部部长张平说。
张平告诉记者,中石油现在设立了稳定办公室,负责解决在改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历史遗留问题,制定相关政策或提供解决方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企业制度研究室副主任余菁也向记者表示:“我个人认为,国家在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方面的政策、思路都是清晰的,只不过在实践中会遇到许多细节上的问题,尤其是在牵扯到一些相关利益的时候,政策的推进就会缓慢。”
“但是,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政策,最早是2002年,国家经贸委等8部委联合颁布859号文件时,就规定央企要用三年时间完成辅业分离的工作,也就是说,政策是截止到2005年的。因为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订的协议,中国在2006年实现全面对外开放后,就不能再继续实施‘辅业改制’中的税收优惠。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国资委对改制的推进力度会不断加大。”
的确,在不久前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就透露说:“国资委目前正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制定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其中包括要制订加快推进中央企业重组的措施,并在明年予以实施。” 据悉,这些措施中就包括了中央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和下岗职工安置、企业办社会职能移交、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的内容,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给予帮助和支持,以做好中央企业的重组脱困工作。
而熊志军局长也在会上表示:“改革成本将按照规定的程序由‘国有资本金’来支付。同时,在国有土地的使用和税收上给予优惠政策,如土地可以继续按照划拨方式使用,免征三年企业所得税等。另外,原国有企业对改制企业可以在不违背市场原则的情况下给予必要的扶植和支持。同时,改制的政策时效也由原定的截止到今年的12月31日延长到之后的至少两年,争取三年。”
“未被划入主业的业务,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引进战略投资,进行产权多元化的改制,最终走向市场;另一种是将央企剥离出来的具有一定共性的辅业重组成新的公司。”
——产权改革:让“子公司”或“孙子公司”不再有依附性
“你可能很难想象,只是履行了一个简单的改制手续,企业的观念、体制、机制就能在一夜之间全然两样。”国资委分配局的熊志军局长对记者讲起这样一个故事:
那是一家粗放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几乎是在改制的第二天就颁布一项决定:“三年内不买空调、电脑、小汽车。”而在此之前,这个企业里,平均每20个人就拥有一台空调,平均不到10人就有一个皮卡(中央下文不准买小汽车后,企业变相的消费品)。
“改制前花的是国家的钱,改制后花的是自己的钱。”企业的负责人,也是现在企业的所有者很自然地道出原因。
改制后私营化的企业已开始懂得节支,这是很容易理解的。然而,就在这家企业里,车间“在一年内居然做了过去十年的活儿”,这个事实让车间主任都认为不可相信,于是,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地去排查,发现,当时劳动生产率不仅提高,而且大家都在很自觉地节省成本。
“我想这就是改制焕发出来的活力”,熊志军接着解释说,“我们现在有许多依附在集团公司下面的子公司或孙子公司,它们的产品或服务的唯一客户就自己所属的集团,由于没有竞争的引入,产品或服务本身可能就有缺陷,即使没有缺陷,由于市场的依赖性,也缺乏议价能力。这对集团公司或下属公司都不是好事情。”
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2005年初,国资委公布了两批共62家中央企业的主业,进一步明确了中央企业主辅分离的方向,为企业从战略的角度分离辅业提供了依据。并提出中央企业要从做强做大主业出发,对没有竞争的业务板块和资产加大分离的力度。
其中,国资委核准的中石油主业为:原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开采;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储运及贸易,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及贸易;相关工程技术研究与服务。
“国资委之前公布的两批共62家中央企业的主业,是先由企业自己来报,最终由国资委核准的。所报主业一般为3~4个,国家的政策导向是要选择资源相对集中、有竞争优势的领域作为主业。而中石油一半以上的产值都来自采掘和生产领域,相对中石化下游产业较多的状况,中石油的主业还是很集中的。”余菁对记者说。
“这有点儿类似GE的风格,GE当年要求自己的每个业务甚至子业务都要做到本领域的前三名,国资委也有一个类似的模糊规定,就是主业要做到本领域的前三名。”余菁说,“未被划入主业的业务,也就是要被分离的辅业,也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引进战略投资,进行产权多元化的改制,最终走向市场;还有一种是将央企剥离出来的具有一定共性的辅业重组成新的公司,如国资委原计划的对央企房地产业务的合并。”
事实上,中石油辅业的改制一点儿也不落后于它的主业。
2003年底,中石油物探局装备制造总厂原下属厂因改制后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吸引了外商的投资兴趣,企业职工持股会将51%的股权以接近1000万欧元的价格,出售给了这家外资企业,职工股东持股溢价达73%,企业也因合资增强了新产品研发和拓展国际市场等方面的能力,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中石油物探局在国内市场稳中有升的基础上,大力开拓海外市场,近四年来海外业务产值、队伍规模、经济效益各方面连续保持50%以上的增长,已初步跨入国际大物探公司的行业,为主体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在中石油已实施辅业改制的下属企业,绝大部分职工都进入到改制企业,与改制企业重新签订三年以上劳动合同。一些辅业在改制后,由于发展迅速,不仅原来的人员得到安置,还积极吸纳主业分流的富余人员和社会劳动力就业。
“最典型的是中石油廊坊管道厂,该厂改制后积极开拓外部市场,改制一年后销售收入由原来80%左右依赖主体企业转变为80%来自外部市场。”熊志军告诉记者。
“对存续企业不断地进行主辅分离、社会服务分离,并打破企业和地区界限,对部分单位进行跨企业、跨地区的专业化重组,按全新的组织模式、体制和机制运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