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消息,“郑和下西洋不仅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而且促成更多的中国人前往南洋等地经商和谋生,对中国移民在海外生存和发展以及海外华人社会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也因此,东南亚华侨华人普遍崇拜郑和并把这种崇拜延续至今。”一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而忙碌的福建省部分专家学者近日对外发布其研究成果时作如上表述。 福建社科院华侨所所长李鸿阶认为,郑和下西洋历时28年,有12万人参与,“当时就有不少华人是随郑和船队出去,久居不返成为早期华侨的,如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时,归来时人数就少了6000多人,显然有部分人成了‘买田娶妇,留而不归者’。此次从南非前来福州参加‘郑和下西洋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坛’的叶北洋先生也提供了在非洲发现‘郑和村’的事实。” 李鸿阶强调,郑和下西洋最重要的还是它悠久的后续效应:首先是促进了中国和东南亚各地的联系,为中国移民大量向外迁移创造了条件;其次是促进了海外华人社会的发展,郑和的成功,吸引了愈来愈多的中国人移居海外,大量聚居而形成较为稳定、完整的华侨社会;第三是为华人迁移提供了便利条件,郑和下西洋不仅打通了海外通道,开辟了多条航线,而且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航海资料和途经各地的详细记载,对华人移居海外有着很大的帮助。“对此,梁启超先生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曾作了充分肯定:‘郑和下西洋后而移居南洋诸岛,当不下五百四五十万人,加上与土著人杂婚者,当及七百万人。’” 福建社科院华侨所副研究员林在明也认为,郑和下西洋时期是海外华侨华人经济利益得到保护的时期,也是海外华侨华人掀起拓殖南洋的新时代。
|